黎明前,刘延涛和六位同事开始在中国东北部一条冰冻的河面上劳作,用手工工具和机器为一年一度的冬季雕塑节雕刻大型冰块。
刘翔和他的团队是在松花江上工作的100多人中的一员,他们收获了今年需要的17万立方米的冰砖——足够填满70个奥运游泳池。
每年都有一个工人掉进冰冷的水中。
但农民们愿意冒这个风险,在严冬里收获哈尔滨冰雪节用来制作水晶宫殿和雕塑的作品,以此来赚取额外的收入。
刘翔的团队在大约三周的时间里每天切下2000块冰,日出前到达,日落后离开。
今年剩余时间种植玉米和大豆的农民们,在新年前开幕的节日里,他们生产的1.6米长、400公斤重的长方形冰块,每片售价2.5元(合0.35美元)。
他们每人每天挣500元左右。“冬天没什么可做的。人们在家打麻将。我不喜欢赌博,所以我工作,”36岁的刘先生说。
“在我的家乡建一个冰景有多年的传统,”这位抽烟的农民说。“如果我不这样做,我会感到失落。”
刘已经开采冰层十多年了。他是每天早上5点前从哈尔滨农村开车到河边的一批农民中的队长。
他们像农民犁地一样,用一把大电锯把冰面切割成220米长、190米宽的网格。
他们把这块区域切成长方形,直到表面看起来像一块冰巧克力。
然后,用大镐,七名工人有节奏地朝着冰层刺去,把巨大的冰块从冰冻的河流中分离出来。
一个接一个地,水晶砖被提升到传送带上,然后用铲车把它们拖到卡车上等待。
工人们白天不怎么说话,但在零下18摄氏度的天气里他们能看到自己的呼吸。
他们站在几米深的冰洞边缘。过去连铲车都掉进河里了。橙色的救生衣就在附近,但没人穿。
“如果你摔倒了,你会被同伴拉出来,”刘说,又点了一支烟。
(机构)